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中文網誌.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中文網誌. Show all posts

2021/09/01

曾經是個室內設計師嘅獨立作者

尋晚瞓瞓吓覺,凌晨三點幾醒咗,突然間諗起好想寫⋯

唔經唔覺已經去到九月,短短幾個月離開咗室內設計師嘅行頭,除咗上堂教書嘅時候之外,慢慢都識得當自己係一個獨立作者(indie author),書架上嘅室內設計資料亦都慢慢下架,變成各式各樣同寫作、繪畫、攝影相關嘅嘢。

為咗講得出做得到,係收山後再次推咗三個室內設計工作(應該係最終回啦),終於第一次夏天唔洗落地盤,尤其唔洗帶住口罩係地盤"濕洗同乾蒸",真係舒服好多。以前成日坐係部大電腦面前用Autocad畫圖,用photoshop執sample board, 用word打文件;見客,傾電話,出電郵,落地盤,見師傅,傾電話,出地盤指引⋯ 而家就係另外一張工作檯用兩部細 iPad 寫書,搵資料;一大堆水彩顏料畫公仔,同埋幾本字典查生字;再返去大電腦度執相,執位,出版,網絡宣傳發送⋯

最大分別嘅係冇乜電話,可以全日好靜,如果冇開住音樂,有時由坐低直至第一次離開工作枱 (因為對眼開始攰或者肚餓,又或者口渴 :p )原來已經六個幾鐘。如果唔係要上堂同返教會,其實我真係唔多知道今日係星期幾?又或者係乜嘢節日假期。如果儲夠糧食,可以五日唔出門口,日寫夜寫,幾時瞓都得⋯生活上嘅改變都真係唔少;初時唔多適應,覺得仲攰過做設計工程,我諗,係因為冇"時限"嘅關係。

無論點都好,要改變就要學習,做乜都係咁,唔向前行,就會退步,所以我都可以話係踏上一條不歸路。當有朝一日,室內設計慢慢係我嘅專業知識層面上生疏甚至流逝嘅時候,希望相對地係寫作方面會有進展,咁我就可以寫下一個系列:做個...的獨立作家!



2021/08/11

再見,朋友!

今天無意中得知有一些朋友已經在短時間內離開了香港,一家移居他方。雖然這也不是什麼奇事,但和大家道別一句也沒有,甚至連WhatsApp 通知也欠奉,感覺還是酸溜溜的;是因為未必會再見?又或是離去怱怱呢?!

每個人都有他們對未來的計劃與期望,加上新世代的交通及通訊便利,其實身處何方也沒有特別的距離感,不過,今天的感覺有些不一樣;令我整天即使在工作中,思緒仍難以集中,因為今次的"距離"似是很遙遠⋯

昨天晚上和朋友閒談,告訴他們,如果有一天他們也要離去,請務必和我見一次面,好好道別!我還以為這是一個很低的要求,原來不知何時,這已經成為一個可能不能實現的"強求"了,心中不是味兒⋯

生活了數十個寒暑,對不少幻變的世事,算是勉強學會了如何去面對。作為基督徒的我,亦實在會多一分力量,深信神掌管一切的信心;或許,這也是我心中此刻仍然可以有一份平安,雖然我不知明天會如何,會否仍然是我能"承受"的狀態,我仍然希望有"希望"~似是廢話罷😅!不過,我是認真的,因為我們同是地球村的地球人,神所愛的子民,願你們~我的朋友們⋯一切安好!


(窗外突然下着雨,似是代替我們的道別⋯)




2021/06/25

思維靜院

教會為着解構聖經中的書卷 ~ 雅歌,特別舉辦了這次三日兩夜的靜修營,也我一早計劃好離職後給自己一個靜思的日子。

半小時的快速船,離開市區往長洲山上的思維靜院,和朋友一起步行上山,原本十多分鐘的行程,因為入錯分义路,在雨中花了差不多三十分鐘才到步.…忘記了告訴她,能夠一次順利到達陌生目的地,在我的前半生,出現的機率微乎其微, 不過現今有GPS, 我還是肯定在入夜前必定到達 :P

長洲思維靜院向海的一個小角落

進入相對寂靜的世界,人聲、手機聆聲丶媒體資訊…被大自然的風聲、雨聲、鳥語、晨曦一一代替。完成每節的聚會之間,總能享受完全屬於自己的時空。

晚上從思維靜院望向長洲的點點燈火
一望無際的海面,除了七八隻老鷹翺翔之外,也看到弟兄姊妹各自靜思於小角落;夜間,亦能望到山下長洲居民的燈火,船隻歸航的指示燈… 此刻,很舒服。

 

 

 

 

 

 

 

第一個晚上,在房間用風扇代替冷氣,除下口罩,打開窗,享受雨後樹木的清香;思考着神與人/ 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點點滴滴。第二個晚上,索性把風扇也關掉,讓風聲、雨聲、蟲鳥夜鳴陪伴入睡…. 此刻,很平靜。

思維靜院隨風飄舞的風玲 

這裡,有一個小角落,掛着一個手作風鈴,在疾風中發出噹噹巨響; 但行近細聽,柔弱溫婉的餘韻隨着中間水渠口蓋緩緩擦向鐵通發出,似乎有未完的說話…望着晴空的白雲,聽着聽着…此刻,忘我。

其實離開繁囂並不太難,離開資訊對某些人來說才是最不習慣;是恐防遺漏即時新聞還是害怕會被遺忘的一刻?

重回現實的晚上,關掉一切媒體裝置,雖然窗外傳來的是車響人聲,眼前的小山丘旁邊萬家燈火,心中卻傳來柔柔鈴聲,此刻 ... 重回我的小角落!

2021/06/21

這幾年間,花多了些時間看書;應該説是幸福地可以騰出時間及心情來看書。隨了刻意地把家中所有設計書籍、畫册及雜誌重看一遍之外,也把所有中英文小説、信仰書籍都重看了。真的,在工作以外的時間,花了差不多三年;還沒有把新買及弟弟借給我的繪本計算在內⋯⋯好書~實在令我着迷。


朋友勸我還是去圖書館借閱罷,兩年前我認真地重新申請圖書証,終於展開借書之旅,結果借閲了不到十本,又回到買書的日子。也有朋友叫我閲讀電子書,結果嘗試了兩三頁,沒錯,不是兩三本,又回到買實體書的日子。幸好,我並非愛情小說迷,否則一定破產收場⋯⋯


上週,因為要找一些資料,從書架上取下Mitch Albom 的 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由於有些內容已忘記了,於是又快速重看了一遍。就是這樣,在人生中不斷地重看,又是另一番滋味;翻開變黃了的首頁,寫下這是2006年買的,書背仍貼着$66售價的純白標貼,嘩!時光飛逝!


但每次藉着這小小的標記,令我回想當天買此書的時日情景(即使有些已忘記了),也很令人回味;或許,這也是我喜歡買實體書的其中一個原因,它,會陪伴你"成長,老去,再重生"


原本打算在這個網誌分享一本,我剛剛在昨晚看完的書,但是寫到這裏,有關閲讀的點點滴滴已不經不覺地把篇幅延伸了,也許還是遲些再介紹罷;又是我晚間閱讀的美好時光了,晚安!





2021/06/16

旅貓日記


旅貓日記封面, 有川浩著
這是一篇被遺忘了的網誌草稿,應該也有兩年之久。還記得那段時間重新到圖書館借書(包括這一本),前後還看了夏目漱石的"我是貓"和另一本,川村元氣的"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三本貓書,各有特色。

我喜歡貓,因為她們有個性,尤其耳朵呈三角形的短嘴貓;她們形態優美,悠然自得,不會隨便驚動你,除非她感覺到你喜歡她,而此刻她也想和你在一起。 

看旅貓日記,要預備一盒紙巾…主人翁因為一個原因,帶着小貓展開幾次探訪之旅,昔日的朋友,單戀對象…目的是為她尋找新居,看看她喜不喜歡新主人及環境。一次又一次的旅程,也換起主人翁的記憶與思念; 即使貓咪仍未有最終決定,無奈分別的時間已到.… 當你明白原由之際,貓咪選擇了她自己的想法…

已經是兩年前的閲讀,我已忘記主人翁及貓貓的名字,也忘記是三次或共四次的旅程,但此刻仍然記得那份着急、不捨和無奈的心情;同樣地,代入貓兒的角色,你確實會有另一個打算,不是為著自己的去向,而是對方,你所記掛的人/或貓!

結局如何,如常地留待你去經歷…旅程,仍是要繼續…



2021/05/08

做個放下的設計師


2021418日,星期日,晴,11:00 a.m.

 

將最後一個地盤handover 俾客人,係最後一個,正式係我卅多年嘅室內設計生涯劃上一個句號!離開地盤嗰一刻實在有唔少感觸,不過同時又有D輕鬆、興奮同迷惘嘅感覺,心情都好複雜吓;畢竟係畢業之後第一份同唯一一份職業。


呢個收爐計劃始於2017(乜咁早?),係呀!我嘅壞習慣,因為大決定我一定要一個較長嘅過渡期。仲記得當時好友勸我,駛乜咁決絕話唔接就唔接(室內設計工作)?又唔係冇經濟需要,接吓D相關嘅工作,例如淨係做設計,唔做地盤;又或者做畫圖都可以吖


老實講,如果你都係行內人,你一定會明白,做室內設計係冇得做D唔做D嘅,尤其我又唔係乜嘢出名大公司。而且淨係做一部份,個成品係好難做得完整嘅你明啦!更重要嘅係,唔完全放低,就冇辨法係人生下半場開始另一個新體驗~畫公仔書。


2017年基本上已經開始做半職設計師,同步兼職教書;係2019年正式開始畫公仔書,一切由頭學起。最諷刺嘅係我越係準備引退就繼續有客,結果都係堅持只接親戚朋友屋企,限時至2021年一月一日為止(原定時間)…終於總算勉強如願。


人生就係咁㗎啦,唔決絕就會拖拖拉拉,搞不好到死嗰一日又話有D乜乜物物心願未了云云其實乜嘢都係自己決定;我好清楚"了結"咗我嘅專業會換嚟乜嘢,有好有壞,有可以或唔可以承擔嘅狀況不過好肯定嘅係無悔!(加,唔能夠唔承認嘅不安全感)


如果你問我,咁而家寫網誌呢一刻已經差唔多"收山"左大半個月有多,係唔係好寫意咁畫緊公仔書,享受人生呢?梗係唔係啦!只可以話係正式開始斜槓族嘅低/冇收入生涯,希望七月份會有個暢順D嘅工作流程啦。不過今日,我已經冇唔捨得離開我嘅事業嗰個感覺(雖然有時仲諗緊以後填表要係職業嗰欄度寫乜?),反而係呢段短短嘅時間裏面,除咗順利完成第六本公仔書之外,

我又唔經唔覺咁重拾放低咗好耐嘅平面設計,哈哈!雖然係義工,不過真係超級"大滿足"。


所以世事難料,鼓起勇氣離開安舒區,為自已編織新一頁,呢一刻,仍然期待!


2021/05/02

我與布魯塞爾的距離

Poster of Ghost Tropic
今天終於有些時間,坐下來靜靜地寫網誌。翻查觀看香港國際電影節的網誌,原來並沒有寫第43th 及44th界的紀錄,回想一下,為什麼呢?還記得在第43th和朋友一起看由Robert De Niro 及Gérard Depardieu 在大館上映的1900 ,上下集全長五個多小時;再加一套The Eyes of Orson Welles, 也似乎我是有打算為它們寫一篇觀後感的,因為圖片也預備好,而兩套戲也實在好看.…不過,應該是"忘記鳥"足足兩年多😅

而第44th 呢?應該是因Covid-19 而取消了。 今年,HKIFF45雖然有實體場,我還是在網上購票觀看,也只選了這一套 Ghost Tropic (Director: Bas Devos);不知是否因為疫情關係,多少也影響了片源,能吸引我的不多;幸好沒有失手,又是一套好戲。
 
由 Saadia Bentaïeb 主演的一個中年穆斯林婦人,因為夜班工作在回程的布魯塞爾尾班車上睡過頭,結果要步行回家。一小時廿五分的劇情,差不多全由主角一手包辦;全套戲稀有的對白,夜靜的街角,便利店,大宅,醫院…遇見的人、物、狗… 隨着燈光、場景、配樂,彷如置身其中,和 Khadija (主角名字)一起在寒冷的夜空中遊走,很靜,很靜… 感受她的疲憊、失望、關注、擔憂、無奈、放下…

當她終於疲累地回到住所,我的思絮仍被"今夜"發生的一切事情牽動著,良久…才入睡,但天色已是魚肚白!

2021/05/01

愛美麗狂想曲

"行者無疆、始於足下" ~ 何等令人嚮往!


昨晚剛剛播完大結局的愛美麗狂想曲, 是一套整體上營造了一個"夢幻世界"而令人產生無限幻想的電視劇. 失婚婦人為生計重投社會工作, 認識了一班中產階級, 互相構建了一些理想和感情線. 中產公關國際級CEO, 富二代畫家作家 咖啡店、畫廊、酒吧、甜品店 

不羈的"浪漫"最終, 主角由"師奶仔"脫變成旅遊攝影作家, 發揮潛能, 實現夢想!


已經好一段日子沒有值得我花時間追蹤的電視劇了, 四十五分鐘讓我稍為逃離現實, 帶我進入似乎認識卻又有點陌生的世界, 再折返人間. 我是一個可以很專注又投入劇情/電影情節的觀眾, 因為這樣才能嚐到劇中人物所感, 從而進入另外一個時空, 這是我享受的。


現實中, 全球處於不平衡的狀態之下, 先別說追夢, 單是求生, 在這一兩年變得格外困難. 不論是香港、緬甸、印度、美國、歐洲 或許正因如此, 這套電視劇帶回一些久違了的"美好時光" - Belle Époque! 在每一個人心中, 總會有或曾經有憧憬, 應該會是美好的一面罷, 即使在此時此刻的現實中難以成就, 我想, 還是該先藏於心底, 誰知有一天不會如王麗美(劇中女主角)般"重生"呢?


雖然你或許會說王麗美之所以能重生, 畢竟在際遇上遇到兩位愛慕她的伯樂; 但不能否認的是在失意時, 她只是有限度地停留在傷痛和自憐的境况; 在沒有自信時接受朋友的鼓勵, 很快可以振作起來重新出發; 在迷惘時, 仍能理性地作出一些重要的決定 改變現况, 始終離不開一些自強和樂觀面對的特質, 但願住在地球村的我們, 無論處於那一個國度, 面對着什麼困境, 仍能譜出屬於你的"狂想曲".











2021/02/24

在狹縫中看濕地公園

 

2021/02/13

重看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

Poster of La La Land
Written & Directed by Damien Chazelle
 
今天是農曆新年初二, 説真的, 假期對我們這些自由工作者來說和平日是沒有太大分別的, 正如一個朋友年卅晚問我, 我也是一樣的回應. 但畢竟, 地盤是收爐了, 課堂仍未開始, 疫情下沒什麼聚會, 街頭上也相對冷清… 除了可以專心寫作, 寧靜地渡過節日也是幸福!

適逢最近電視重播明珠930~還記得是我多年前每每不用加班便在家追看的節目. 昨晚重播 La La Land 星聲夢裡人, 其中一部我較喜愛的電影. 它的"名氣" 不用我多説, 有齊電影賣座的元素, 而電影中的歌曲實在好聽. 主角  Ryan Gosling 及Emma Stone 把我們帶入如幻似真的追夢之旅, 原創歌曲 City of Star 是百聽不厭, 他們的演譯, 爵士樂演奏和舞姿也是細緻和優美.…

第二次重看, 卻被一場講述 Emma Stone 試鏡時所唱的一首歌深深吸引, 非常可能, 它會取代City of Star 在我心中的位置… 對了! 正是 The Fools Who Dream (節錄如下)

 

一個唱出來的故事, Mia ( Emma Stone) 劇中角色, 一心夢想成為演員; 述說姑姑在巴黎塞納河 的一次 ‘瘋狂’ 行為...

“Leapt without looking 
And tumbled into the Seine
The water was freezing 
She spent a month sneezing
But said she would do it again

Here’s to the one who dream
Foolish as they may seem
Here’s to the hearts that ache
Here’s to the mess we make...

... A bit of madness is key
To give us new colors to see
Who know where it will lead us
And that’s why they need us...   “

(Song:Justin Hurwitz/ Lyrics: Benj Pasek & Justin Noble Paul/ Performed by: Emma Stone)

無論對追尋成為純爵士樂手的 Sebastian (Ryan 電影中角色) 還是演員的Mia 而言, 對他們內心的爭扎, 還能有更貼的形容嗎? 追夢似乎是愚不可及, 尤其當我們山窮水盡, 生活拮據之時, 我們會懷疑自己的能力, 不確定的所謂才華, 甚至可能枉費了的時日.…但這裡卻再次告訴追夢者
 
追夢的瘋狂正是令你生命不再一樣的鑰匙 !   
 
你願意和我們一起瘋狂嗎 ?!









 







2020/10/25

這是希望

Ad hod sketch, a corner in Hong Kong
 今天早上吃完自家早餐後,本應該按原地計劃開始新一天的工作,但剛才從窗邊往外看到的情景,令我不得不停下來寫這篇網誌。

跟平常不同的是,今早來到街上的清潔工是一位青年人;瘦削的身形穿着新簇簇又很不合身的工作服,啡紅的短髮及閃亮的手錶,卻沒有配戴任何清潔手套或防晒帽。當他停在不銹鋼的回收箱面前,除了例行收取垃圾之外,他把回收箱推離地鐵站的牆邊,把藏在縫隙的垃圾也一併清理。

也許是新手關係,時兒在思索應如何處理不同的垃圾:先挪移又長又大卷的橫額?掃出來散佈在地上隨風飄揚的垃圾?仍在深處不肯"離場"的鷄毛掃.…還是先把回收箱移回原處?

決定隻身把回收箱位置還原,才知道那長長的鋼箱並非如想像般容易對付。左邊回位時,右邊已壓着掉在地上的掃帚,推回右邊救起掃帚,左邊又回彈...一來一回重覆兩三次,好不容易費勁地完成,見他仔細檢示着掃帚頭的損毀…收拾工具,又在繼續下個"站"!

我站在窗前看着這一切,良久…口罩遮擋了青年人的表情,也許疫情下令他不得不投身這個行業,是無奈?不願?還是有幸仍可以工作?我想我永遠不會知道。但從整過過程,我卻看見是忠於所托,就這麽簡單,直接;也就是我所認為仍然有的希望!



2020/09/05

做個遲多少少先引退嘅設計師

原來都有好一段日子無寫網誌了,可能係全球疫情期間有好多其他鎖碎事要理,又或者我真係唔想特登停落嚟。

唔經唔覺已經去到九月入秋,我嘅引退計劃亦都展開咗一段日子啦。家居工作室入面一箱箱嘅室內設計物料,俾我反轉再反轉,希望可以俾人或者回收,因為做呢行嘅朋友都知道,D物料好多都好鬼靚;而且有D係好難先攞得到,要丟去垃圾站,始終有D吾捨得,成日同自己講:或者第日會有用呢?結果即使唔係要引退,擺吓擺吓都擺咗好多年;到今日,都係要清走…

原本立定心意2021年1月1日會唔再叫自己做室內設計師,點知…竟然俾我遇到最後一個工程,而係無理由唔做嘅,仲要係由今年跨年到2021年中。或者係命運安排,希望好頭好尾啩😅

於是前幾日過開香港區,就順便行去久違咗好耐嘅洛克道。話說嗰日天氣極悶熱,兼且係下午兩三點,照計咁嘅環境之下條材料街冇乜人都係正常嘅,但係,嗰日俾我嘅感覺要用"蕭條"同"死寂"嚟形容。

我個人習慣係舖頭門口快速望入去,見到有吸睛嘅"料"同"人"先會再入去仔細"尋寶",不過…我見到嘅係冇開嘅舖、冇執同冇更新嘅貨丶冇表情嘅人、冇坐出嚟嘅貓.…整體感覺係好多塵嘅"灰色"!

結果,原本諗住發掘吓有咩新料/產品嘅我,只係慢速沿住洛克道由銅鑼灣行去灣仔方向落埋港鐵回歸九龍⋯

冇錯,過去年多,全球變化真係好大,特別係香港;由社會運動,疫情到全球國家宣示主權等等,全部都衝擊住每一個人。要我哋係咁疲倦嘅環境之下提起精神,有時真係講就易;冇經濟壓力同下一代嘅人都有擔心,何況係有下一代同手停口停嘅小市民呢?所以我見到嘅情景,一D都唔出奇,只係無奈。諗番起舊時嗰種人多車多,條街爆滿出貨入貨;舖頭員工同時又要照顧有無限問題嘅街客同埋,差唔多日日都見住嘅師傅.…嗰種熱鬧得嚟又有D混亂嘅good old days!

又係老鬼心態,睇完料搵間茶餐廳,強勁冷氣下一邊歎奶茶油占多,一邊八掛吓隔離嗰枱師傅呻D乜;雖然係咁細嘅空間入面,你一句我一句,嘈到拆天,但係總可以專心聽到一D趣事;呢種"特異功能"其實都係做呢行嘅"收獲"⋯又係另一種令我有DD懷念嘅日子。

講咗咁多,都係要返回現實;或者今日、今個月甚至今年、明年,大環境都未必有乜大改善,但係就正如我地幫人設計裝修咁,殘舊破爛嘅地方始終會變番完整同靚,只要肯付出同行動;所以係我寫網誌嘅呢一刻,我仍然深信,好老土咁講:希望在明天!

地球人,一齊努力啦!加油!





2020/07/02

無止境的貪念

或許"貪念"真是人類的天性, 地土、資源、財富、名聲、權力、慾望...沒完沒了.
心想控制了便等於擁有, 以為這一切便會永遠屬於自己, 可以坐着為皇, 世世代代千秋萬世, 真的嗎?

世界上從來沒有一件物件、一個人類、一個思想是屬於我或你. 容讓我以宗教角度而言, 萬物都是神所造, 除祂以外, 沒有人能掌管、能強行佔據. 神尚且讓人類有自由選擇跟隨祂與否的決定, 那麼, 我們憑什麼要同等的他/她向我們"依附"呢? 稍微壓制自我的驕傲, 容讓別人有個喘息空間, 真是那麼"丟臉"嗎? 我們...都是活在同一天空下的受造物, 為什麼不能逆轉"權力令人腐敗"這個咒詛呢?
是我們不能? 還是不願!

你認為對我的 "好", 可以"溫柔"地讓我明白嗎?
如果我的 "愚笨"未能理解並接受你的 "好意", 你能耐心一點, 也嘗試學會明瞭我的憂慮嗎?

是什麼逼使人瘋狂? 不再理性, 不再有同理心, 不再憐惜身邊的人, 不再明白自己在世上只是寄居的, 沒有佔有權...我想, 是"貪念", 也源於驕傲.

倘若世界已經變得無處可容身, 有一個地方仍然屬於你我, 就在我們的心中...一個只有神及自己可以觸及的地方.

倘若你已經很 "疲累", 就在那裡稍作休息罷!
請不要, 也不能絕望.


2020/05/23

尋找 Francisque Poulbot

以往甚少會這樣把一篇文章分開寫和刋登, 多數會同時以 Bilingual Post Tag 去處理, 但是今次除了想尋找一幅由 Francisque Poulbot 繪畫的插畫名稱之外, 也實在很想介紹這位插畫師, 又或許法國人會較喜歡稱他為海報/名信片設計師. 由於篇幅稍長, 唯有分別刋登.

事源在巴黎蒙馬特(Montmartre)的博物館内被一系列展品吸引, 尤其這幅令我産生特別興趣, 正因為如此着迷, 連展品名稱及介紹也忘記査看,  不過這也是本人常發生的事...:P

Francisque Poulbot illustration in Montmartre muséum


這是一幅相對較特別的作品, 為什麼? 容讓我先來介紹這位畫家.

生於法國Saint-Denis 的畫家 Francisque Poulbot (1879-1946), 自1900年居於蒙馬特, 對當時舊巴黎被遺忘的街童 / 小童特別憐愛; 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民間各種的苦况, 他在畫作中大部份以孩童作為主角, 從他們的角度去看/反諷戰爭所帶來的種種...於1923年, 他更在Rue Lepic 開設了ー間藥房, 藉此提供孩童所需; 正因為他的付出, 蒙馬特人特別竉愛這位畫家. 如果你和我一樣也喜愛 Victor Hugo 的 孤星涙 (Les Misérable), 在你看Poulbot的作品時, 也會因着有特別的感受而喜愛他.

Francisque Poulbot
Source from Wikimedia Common
不過在他反諷戰爭的同時, 也令他在二戰期間被囚. Poulbot 離世後"安睡於他的蒙馬特".

在博物館、圖書館或互聯網上找到不少他的印刷品或手稿展品. 除了彩色作品外, 我尤其喜歡他用單色繪畫的小孩, 也許很有童真純樸感, 也更表達到昔日孩童的缺乏. 而且, 如果仔細看看在畫作内的"對話", 很令人會心微笑.

雖然是法文, 但用手機翻譯, 即使未必完整, 也能會意. 以下是另外一幅我在館内拍下比較出名的作品.







Il aura bouffé du boche
il aura bouffé du boche
以下两幅可在網上找到, 雖然他的"戰地系列"似乎是較多人提及, 其實好些單色手稿或近似速寫的作品, 在繪畫孩童的形態時也很細緻及動人,
source from Wikimedia Common
Pas de blague....
Pas de blague! hein?...me les faut pour ce soir


在插畫下的"對白"再加上Poulbot的簽名, 是大部份作品的格式及名稱由來; 但剛巧我在尋找的那一幅只有他的簽名, 所以便成"謎"! 雖然在不同渠道也輾轉追査了個多月, 至今仍然沒有頭緒; 不過無論如何, 我相信終能找到. 如果適逢你知道, 可以告訴我嗎? 感激不盡 :D


























2020/05/04

悶?!

悶?靜!

2020/04/10

Remember Me

今天是受難節, 原本準備開始工作的我, 突然收到朋友的whatsapp, 傳來這條音樂短片Remember Me   (Words & Music by Deborah Govenor)

或許你不是基督徒, 又或許你覺得連續數天的復活節假期, 應該是用來休息, 逛街購物, 和朋友聚餐...

疫情令我們留在家中, 也許亦提供了一些空間讓我們思考一些在平日生活中, 原本會做或從來不會做的事. 

或許你會不明白為何我們這些基督徒那麽長氣,時常叫人信主?
如果你能感受現在全球與我們素未謀面,沒有任何關係的醫護人員,能以自己生命換取更多人的生存機會,那種無私和愛;也許會開始有少少理解復活節的真義. 和我們"長氣"的原因,邀請你細聽至少一次 Remember Me.

和大家一樣,我相信疫情總會過去,傷痛可以修補.在寫這片文章時,一正開啟 You Tube 聽Remember Me, 之後播出的這首歌旋律及歌詞,音色也很優美.容讓我藉着它來完結此文,因為我深信神創造的地球村是有希望的!
 
Look at the World  (by John Rutter)
Presented by The Advent Heralds Symphony & Singers

2020/03/30

2D,3D,8D⋯⋯

昨晚叔仔介紹我聽兩首用8D 技術製作的歌, 條件是必需用耳機 headphone 聽, 普普通通的也可, 結果效果驚喜不已. 正如提示所言, 我不覺得正在用耳機, 而是環迴效果在腦袋週邊360度播放, 空間感極強. 我對音響器材認識有限, 但因為 ricketeer  的原故, 加上以往工作上偶爾也需要為客人設計能配合聽音響的空間, 所以也略懂皮毛. 結果重重複複聽了四次之多, 甚至忍不住立即WhatsApp給好友分享分享.

之後...我驚歎科技發達之餘, 令我重想昨日的經歷. 由於教曾崇拜取消, 結果在家中意外地聽了三堂道. 早上是活石堂的網上崇拜, 下午收到深愛堂WhatsApp錄音版, 晚上收到好友轉發的YouTube 視頻版; 就這樣, 思潮起伏了一整天, 尤其在最後一輯講道中, 提及我一對好友在近期 半年内的種種遭遇, 正正讓他們夫婦的人生由2D 轉化成3D , 甚或將來的8D...

疫情令我們"被困", 不少人嚷着苦悶, 是現實環境把我們困住, 還是人生停留在2D 被自己所熟識的二維空間困住? 人如果沒有經歷跌盪, 又或經歷過後, 沒有反思, 依然固我, 停留在安舒區...以為一切也是理所當然的; 此刻, 我們仍然是一個沒有3D的生命, 因為欠缺了深度(D). 

或許這是我聽到8D 技術而情緒高漲的原故罷, 因為人生真的可以很精彩; 要把你遇到堪呵痛苦的際遇來成長? 又或是被困不能前行? 全屬你自己的決擇.

最後讓我引用以下一段時常提醒自己的説話, 亦是我最敬重的牧師對人生的一些定義, 祝願我這對好友早日身心康復, 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生命如煙花燦爛!

"生命的神蹟不是歲首煙花匯演, 叫全城的人嘩然.
         但神蹟的確是煙花, 叫身旁的人嘩然.
               不管是從哪一點開始,
                   你都可以叫自己的生命耀眼,
                       叫你身旁的人嘩然,
                           當你的生命迸出耀眼光芒的時候." 

(你欠生命一份神蹟~楊牧谷著)

2020/03/28

寫下...怕會忘記

20201月份至今我陸續邀請了30位親朋作首讀預覽. 收到20組書評, 當中不乏對本書的寫作對象, 體裁, 篇幅長度, 排版設計, 相片調色, 繪畫色彩, 文字内容等多項提出不同的意見; 範圍涵括面頗全面, 有理性分析, 也有感性思考的回覆

在我決定開始創作這個系列之時, 最令我感到難以決擇的是: 要商品化嗎?
也許無容置疑是理應商品化, 用設計技巧來處理並出版; 大部份朋友的意見也證明應該朝這方向而行, 否則又何需網上發售呢? 沒錯...

...但在繼續製作Entrée Sortie, 我竟沒有把上述提及的各項上, 作太明顯的修正! 抱歉令大家失望.  並非因為你們的意見不好或不被看重, 反之我認為是很細心及有見地; 只是, 翻複思量了好幾週, 至少到目前這刻, 我仍被初心叫我保留她的個人化"罷了, 也許還是免不了要付上一些代價.  

容許我在此向大家陳明我所謂的初心”, 以下是Petit Paris系列的原創結構: 

對象:              任何需要空間又或想思考前路的人
體裁:              繪本型式的短詩集
篇幅長度:      A5, 一百頁以内的小書
排版設計:      簡潔, 最少修飾
相片調色:      最少修正, 色彩角度光線情景與拍攝時保留最大相符 
                       (即使不幸手震 out of focus :P)
繪畫色彩:      monotone/ gray scale + 全色水彩中頁
文字内容:      接近手寫字體, 簡潔
其他:              相片,插圖與短詩存在於不同空間

就是這樣...只想讀者能和我同處當時那一刻的巴黎即使不一定令人嚮往, 卻可以稍作喘息.  倘若有一天以上一切都要改變, 但願你仍然喜歡和我飛翔...! 

忘記鳥